
8月23日一大早,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渔街村村民李建纯来到田间,打开抗旱机电井的电源开关,清凉的井水从管道喷涌而出,经灌溉渠道流入他家的农田。“多亏了它,我家的农田没有受旱。”李建纯说。李建纯的农田位于汨罗江北岸,过去全靠提灌泵站提水灌溉。今年,因为汨罗江水位下降,泵站无法提水,附近120亩农田用水受到影响。
该镇党委和政府经充分讨论,决定针对部分水源不足的村组,选取合适地点,采用打机电井的方式,引来地下水抗旱。李建纯用上的是新建的第一个抗旱机电井。
“幸好有机电井,解了抗旱大焦虑。”屈子祠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吉华介绍,该镇新建抗旱机电井36处,4000余亩农田因此“解渴”。小机井派上大用场。8月以来,湖南共打机井2414口,每口井平均日供水量约为524立方米,保障12.59万亩农田灌溉。
7月8日以来,湖南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晴热高温少雨天气,发生了大范围、不同程度的干旱,湘资沅澧“四水”及洞庭湖水位持续走低。湖南密切关注高温发展态势,以保水为关键,以保收为目标,通过早蓄水、打机井、保供电等方式,统筹各类水源,努力实现“水源有保障、水质有保证”。
今年雨季结束前,湖南省气象、水文部门预测,7月开始降雨将偏少。从6月中旬起,湖南省水利厅便开始调度水库蓄水。7月初降雨明显偏少时,湘江流域的欧阳海、双牌等水库,资江流域的柘溪水库基本蓄满水,成为如今宝贵的抗旱水源。
旱情出现后,湖南系统调度水库为下游补水,保障城乡居民用水。各级水利部门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,为70多个城镇、40多处大中型灌区累计补水24.8亿立方米,保障了2000多万人、1100多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。
面对旱情,湖南省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,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抗旱救灾,引水、调水、提水、送水、节水、控水,促秋粮丰收,为群众解忧。目前,各项抗旱措施落实有力,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。
来源:人民日报
一审:马国龙 二审:徐靖峰 三审:邱伟
编辑:鲁颖
出品人:王艺英
主管:中共常德市武陵区委宣传部
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新闻资讯
武 陵 融 媒 APP
武 陵 新 闻
责编:鲁颖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筑巢引凤 “职”等你来!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
警惕!“联合旅业”投资返利存在风险,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国家喊你减肥啦!健康体重, 一起行动~
关注!湖南出台《若干措施》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就医更便捷~3月起,这笔钱不再交
需要求职的看过来,2025年武陵区“春风行动”网络招聘会来了~
武陵疾控提醒您:新春开学季,这些传染病要预防!
过年去哪儿?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“菜单”,请查收→
下载APP
分享到